游客发表
据介绍,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江亦曼等17名人大代表提出第4982号建议,建议将兰州列为国家级大气污染防治试点城市。
改善水质最根本、重要的措施,就是截污纳管。这样直接排入河道的排污口,这片区域有300余个,今年要一个一个改造好。
第三,对污水管网一时无法配置到位的丁杭港、三家村等区域,推行生化处理试点。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输送、泵站提升,纳入杭州市污水干管系统,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之后,才能统一排入钱塘江。治水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引水配水、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具体整治的河道,有五号港、六号港、新开河、和睦港,都是劣五类水质。从今年开始,要按照区域进行大面积系统改造。
根据规划方案,这次整治的范围,西至五号港,北至艮山东路,东到和睦港,南至沿江大道。雨水经过雨水管道,就近排入附近的河道。二是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新的发展阶段,针对特殊的省情,江苏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大力度加强自主创新,以产业优化升级减轻环境负荷,以创新驱动减少资源投入,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共建共享是基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江苏人口密度大,人均国土面积少,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资源更加稀缺和宝贵,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3%。重点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实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治污减排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围绕这一主题,江苏省在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对话人 江苏省省长 李学勇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闫艳 高杰 李莉点击一焦点关注 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关键思路 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是它最本质的特征记者: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突出转型升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更大力度地推进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举措、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绿色发展不仅是世界大势之所趋,更是破解发展制约之所需。
四是绿色江苏建设开创新局面。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环境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断探索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更大力度地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太湖、淮河、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同时把大气污染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治理灰霾污染,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去年,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单位GDP能耗又下降了3.5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3项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削减2.66%、2.48%、2.93%,削减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江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方面确立了哪些目标任务?李学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现任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年12月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2011年2月当选江苏省省长。点击三焦点关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方面的目标任务关键思路 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记者: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把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基本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之一。
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加强人才支撑,强化企业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打响江苏创造品牌。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历任国家科委条件财务司司长,陕西省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不仅是转型升级之所要,更是人民群众之所盼。更大力度地修复良好生态,科学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推进山体复绿和工矿废弃地治理,积极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给我们加快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削减18.5%和23.5%,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目标已经明确,就是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为什么对话?近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方面大力开展新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去年,全省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1.2%,新增5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12个国家生态市(县、区)。更大力度地发动社会参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计划,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努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这几年,江苏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与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环境质量与百姓的期盼仍有差距。点击二焦点关注 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的进展关键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绿色江苏建设开创新局面记者:多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环境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大力促进绿色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生态更文明作为今后5年全省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把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把实施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在内的八项工程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抓手。
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工程,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和谁对话?李学勇,195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大学学历。
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请问江苏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李学勇: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我省要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两个率先,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我们将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快向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
去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4%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加强人才支撑,强化企业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打响江苏创造品牌。四是绿色江苏建设开创新局面。不仅是转型升级之所要,更是人民群众之所盼。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削减18.5%和23.5%,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江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方面确立了哪些目标任务?李学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点击二焦点关注 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的进展关键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绿色江苏建设开创新局面记者:多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环境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大力促进绿色增长。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去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4%。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共建共享是基础。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